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促进现代基础科学的发展。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了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力场弯曲效应和惯性系拖曳效应两项预言,从1963年开始计划,但直到2004年才发射了一个利用高精度陀螺仪的测量装置——引力探测器,用于检测地球重力对周围时空影响。其中陀螺仪的核心部件——石英转子(38.1毫米)的真球度达到了7.6纳米,若将该转子放大到地球的尺寸,要求地球表面波峰波谷误差仅为2.4米,如此高的加工精度可以说将超精密加工技术发挥到了极限。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交通、能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国内还没有真正掌握,关键设备或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如国内生产的高性能轴承由于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寿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近年国内开始研究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则是以被加工件的抗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为判据,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精密超精密磨削抛光工艺。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技术支撑。超精密加工技术对国防武器装备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掌握超精密加工技术并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是国防工业涉入现代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技术领域的必要手段,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将其列为21项美国国防关键技术之一。如武器装备成像和制导等关键元部件的精度决定了..打击、超视距攻击的能力,喷嘴及叶片等的精密加工及检测则会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衡量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制造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是质量和效率,其中质量就是精度和性能。欧美等国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这些制造业水平在处于领 先地位,而我国近年的重视,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还只能被称作制造大国,为了向制造强国迈进,在关注智能化制造的同时也应重视精密超精密加工等基础技术水平的提升。